环保设备能走一路一带吗,国内外近来的疏浚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
作为从事疏浚行业的一员,我认为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我国疏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不久为顺应国家号召,国家整合天航、上航、广航三家航道局成立中交疏浚,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疏浚集团。疏浚力量主要分布在交通、水利等部门,各种疏浚船舶不胜枚举。各大企业涉及和从事国内港口航道疏浚及治理、江河湖库治理、农田水利、水库建设和维护、国防工程建设、吹填造地、建材开发等工程,疏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
目前我国沿海大型港口建设已步入平稳发展期,基建型疏浚行业基本处于饱和,维护型疏浚及环境保护型疏浚在短期内无法提供目前所有船舶持续性的可建资源,造成现有设备产能过剩。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和方针下,各大疏浚企业不断走出去,大中型设备逐步投入海外工程建设,扩充海外疏浚市场,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与可建资源短缺的矛盾。结合目前国外大型疏浚企业的变革,世界世界环保理念的重视,全球陆域使用面积需求的增加,国内疏浚高新科研项目的开拓,疏浚行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发展趋势。
1 市场变革下的疏浚设备能力方面
(1)大型疏浚船舶深水无掩护疏浚能力
随世界各地沿海城市的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和近海资源的不断消耗,吹填造陆建设的资源分布将趋于远海深海化。如迪拜棕榈岛、迪拜世界岛等世界瞩目的陆域形成及旅游开发工程,马来西亚槟城吹填二期工程、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填砂工程均利用耙吸船深远海取砂工艺。耙吸船型未来趋于浅吃水高运载的肥大型发展,世界各大疏浚公司早有对耙吸船舶的更新换代举措。如德米集团(DEME)和波斯卡利斯集团(Boskalis)2004年~2009年交付的船长85m,舱容5600m³,批量6艘的Pallieter型耙吸船舶期长宽比(L/B)、船宽吃水比(B/d)及舱容系数(C/(L*B*D))达到3.93,3.04和0.40),稍后的万方级耙吸Brabo三项船型系数也趋于3.98,3.08和0.38,杨德努集团(JandeNul)航速18kn的巨无霸CristobalColon的船宽比也达到了4.78. 近几年来国外主要建造商所生产的大中型耙吸船舶长宽比都在5.0甚至4.5以下,船宽疏浚吃水比在3.0m以上,个别船达到3.64而仓容系数0.40更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由此观之,世界疏浚船舶市场未来趋于巨无霸型发展。 舱容超20000方的神州第一耙-通途
(2)大型疏浚船舶远距离输送能力和远海自航化
近海资源的逐渐消耗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用地需求,远海资源的采集和输送将成为沿海城市和工业区建设的主要支撑。特别是应对近海浅水区域的陆域开发,船型作业限制,疏浚能力限制及输送能力限制往往会对工程施工产生较大的制约。目前国内外大型疏浚船舶基本属于远海自航型船舶,愈发趋于易调遣、功率大、性能强、单船作业能力高的方向开发和普及,船舶应用市场也趋于深远海疏浚施工及吹填造陆等大型开发工程方向发展。远距离输送的能力和远海自航化能力的提高是未来疏浚行业的解决近海资源短缺和海洋综合治理开发问题新挑战。
南海造岛第一功臣,中交旗舰船舶-天鲸号
(3)中小型船舶的高效节能能力
近年来我国在大型耙吸船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缩小了同国外的差距,然而国产中小型耙吸船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指标仍普遍低下,动力配置上差距明显。目我国中小型疏浚船舶的发展还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提高中小型船舶的高效节能能力,从而避免单船效率低下,综合产能过剩的情况。
2 生态环保下的工艺改良及科研创新方面
(1)疏浚设备环保性能改良与创新
针对国内环保要求的日益增加的内河、湖泊、水库等环境治理和生态改善项目及原本环保要求较高的海外疏浚市场,我国各大疏浚公司对疏浚设备已进行了环保性能研究,其中较为典型为中交天津航道局的环保疏浚绞刀专利。由天航局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一种环保疏浚绞刀”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本环保疏浚绞刀科研成果采用全新技术方案,从调节绞刀刀片和防扩散罩结构入手,将绞刀于防扩散罩有机结合,不但彻底改善了以往环保绞刀在施工中存在问题,减少了小体积杂物卡在绞刀内部杂物清理时间,提高挖泥船时间利用率。还可防止挖泥过程中泥浆的大范围扩散,减少了疏浚施工对内河湖泊造成的二次污染,是我国环保疏浚技术的一个新亮点。
(2)工艺环保的常态化应用及普及
悬浮物浓度过高会对局部水域内的生态稳定造成影响。疏浚及吹填作业引起气的SS浓度升高,造成水体浑浊度的变化,其过程呈跳跃式和脉冲状,引起鱼类等其他游泳生物行动的改变,产生“驱散效应”。利用驱散效应进行催动工程区域内的鱼类等水生物进行生态避让,尽量减少工程开发在短期内对物种的影响,使水生物通过生态避让寻觅适宜栖息地。
较为典型的为中交马承接由天航局主体施工的马来西亚槟城吹填二期工程(STP2)在该方面的应用,该吹填工程结合当地环保要求,采用生态驱散理念,取消常规的吹填区泄水口工艺,在吹填施工前期预留200m合拢口,使吹填区内水生物在吹填工作逐步推进的情况下,通过合拢口进行生态避让。该环保理念的成功应用,体现了我国大型疏浚企业的环保宗旨前瞻性和国际性。
(3)疏浚产业链下的改良土应用
在疏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淤泥质土不能满足某些工程的建设需求,若不能进行有效利用,将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化学改良是目前处理淤泥质土的主要方法,如掺石灰、水泥、粉煤灰、石膏,水玻璃等对淤泥质土进行改良固化,其中掺石灰是处理淤泥质土最普遍和经济的方法。我国在软基处理和农田水利方面对疏浚改良土进行了诸多研究。
3 疏浚的可持续发展
(1)船舶设备的可持续性研究
随科学力量的不断提升,大型疏浚船舶呈巨型化发展,中小型船舶呈高效节能型发展。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国内大挖深,自航深海操作能力强,浚航一体自动化的通途轮超大挖深耙臂改造。在2016年底,天津航道局应对马来西亚槟城吹填二期工程的长远距离深海取砂吹填工程,针对工程特点进行船舶改造,完成了90米挖深耙具的组装工程,已成为国内首艘具有实战经验的最大挖深挖泥船。该船机耙具的安装拓展了通途轮的疏浚深度局限,将具有更大和更为广泛的工程市场领域使用面。
(2)海洋及内河水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主要通过两方面来进行,一是把握开发区域基建和维护性疏浚的平衡发展,通过合理的水土规划和回淤监控,维持航道、港池、泊位等在基建阶段和维护阶段所需的设备平衡,在一定时期内保证船舶的持续可利用性。二是通过对疏浚废弃土改良进行研究,发展疏浚产业链下的地基处理,农田水利等工程,平衡带动疏浚产业链的发展,从边开发边综合治理的方向,促进疏浚产业的生态环保建设。
(3)国外大型疏浚企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大型疏浚企业在船机设备上一直领先我国,同国外企业合作不仅能拓展先进疏浚船机技术层面,同时带动国内疏浚行业走出去,既能解决国内船机产能过剩,同时能够促自身疏浚行业的大型环保高端化发展。在“十三五”和“一带一路”的政策及方针下,国内疏浚企业已开始不断走向世界,积极寻求商业合作,步入全球性经济的发展行列。
码字不易,如若有兴趣或喜欢,请关注筑路拓荒,我们一起探讨施工领域的话题。
2017年9月11日时政时事?
2017年国际时事新闻热点汇总(9月11日)
1、9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综合体育馆举行的2017年国际排联女排大冠军杯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日本队,从而以五连胜的佳绩获该项赛事冠军。这是中国队时隔16年再度夺得女排大冠军杯。
2、中央军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9月8日召开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中央军委派出的5个巡视组开展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专项机动式巡视情况汇报,研究审议巡视发现的重要问题和线索。至此,历时8个月的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3个阶段巡视任务顺利完成。
3、9月10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州开幕。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多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人士、中国中央主要新闻机构及部分地方媒体负责人等近700位嘉宾齐聚一堂,以“‘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为主题展开高层对话。
4、9月4日至8日,北京市集中开展“砥砺奋进·与你同行”系列政务开放日活动,在全国率先推进政府重点工作和重要民生事项的全面政务开放,邀请市民走进行政机关、深入内部流程、体验政府工作,同时还组织相关部门“一把手”与市民面对面座谈交流。
5、据环保部网站消息,针对2017年9月3日11时30分朝鲜进行的第六次核试验,经过8天连续监测,各项监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后认为,此次朝鲜核试验未对我国环境造成影响,已满足终止条件,决定于9月10日18时终止第六次朝核应急响应状态。
现在机械行业前景好吗?
当前,机械设备行业已迈过了第一阶段的商品短缺经济时代、也历经了经济发展动能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切换的第二阶段,从而向第三发展阶段跨进。当下,经过产能充分出清,传统行业强者更强;机械设备行业转型升级成果初现,新兴领域涌现出一批引领全球技术发展的公司。
现行阶段,多品种、定制化、高品质的产品需求、越来越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完善的售后服务、极佳的客户体验和快速的交货速度等,使得机械设备行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环境也从过去的供不应求时代迈向供过于求时代,企业竞争从拼产品、拼价格迈向拼服务模式,机械设备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就目前情况给大家详细分析下:01 深层次矛盾交织,机械设备行业发展承压目前,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机械设备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中国机械设备出口拥有反超德国的资本。而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之时,却仍无可避免地经历着各项挑战的制约:1.因缺核心技术无法占据高端市场2.领军企业/品牌少,市场集中度低3. 自主创新不足,行业产能过剩4. 深层次矛盾积累加剧,行业承压02 政策、技术等多效加持,机械设备行业发展向好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困难常常伴随希望,挑战往往蕴含机遇,应对困难的最好武器是发展,迎接挑战的是最佳选择是创新。在行业发展波云诡谲的大背景下,机遇也随之来临:1.老龄化导致用工荒倒逼设备普及2.工程师红利致使智能化设备涌现3.政策支持促进行业发展长期向好4.新一代创新技术加速重构数字化5.碳中和之下新增、替代需求双升03 以数赋智,重塑机械设备行业核心竞争力在行业渐进发生变革的同时,众多机械设备企业也均在谋求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数智转型之路。但仍不乏有企业深受零组件重用率低下、订单/项目交付周期过长、订单/项目利润率失控、服务收入占比较低等各项挑战的威胁,数字化则是实现机械设备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为促进机械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需搭建机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模型,全面覆盖企业价值链,由点到面深入贯穿企业多层级应用场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此外,针对机械设备行业的业务特性和发展趋势,可参考ERP+PMS+PLM+MES+售后云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完善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服务、维护、保养的全面管理,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机械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4个方向如下:1.核心业务数字化管理从销售、计划、供应链、生产、安装调试再到售后服务,形成企业全流程、价值全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让数据形成流动,以解决经营管理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打造项目型机械设备企业的新型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打造IT与OT融合的数字工厂IT与OT的深度融合早已是大势所趋,鼎捷软件迈出数字工厂IT与OT创新融合的应用实践步伐,为机械设备企业在钣金加工、CNC加工、装配等车间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行业应用方案,结合5G、IOT、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企业数字工厂赋能,全方位服务传统制造向数字化转型。3.服务化转型以任务和消息为驱动,实现售后服务全角色协同,打造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复购、高满意度优势的服务品牌体系,通过服务化摆脱低价竞争,透过产品的增值服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4.从智能设备到智能柔性设备随着大规模定制化,消费者和终端市场需求灵活多变,设备必然向智能柔性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搭建工业机理应用场景,打通设备及工厂各个关键部件,真实落地装备智能化与产线柔性化,实现软硬件融合。海外待遇最好的央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因为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化工公司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业务,包括油气勘探、生产、运输、炼油和化工等领域。中国石化在海外拥有多个子公司和联合企业,并且是中国“走出去”政策的重要支持者,致力于为中国能源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中国石化也一直提供着全球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是之一。从过去的获奖情况来看,中国石化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因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之一。
关于【环保设备能走一路一带吗】和【国内外近来的疏浚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