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哪里有卖环卫设备,有多少湖北人想申请通行证去外地复工?
我是被困湖北的数千万人之一,来说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1月19日放假,那是对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没有什么太多的认识,一心只想着怎么订票,抢票回湖北过年,最后失败告终。
1月22日搭朋友的车从深圳回湖北,在回来的路上开始讨论疫情,感觉到了紧张气息;看到了武汉第二天10时封城开始知道这次疫情的严重性。
1月24日所在的县城封城,1月28日接到通知复工时间延期至2月4日、继续延期到2月10日、2月17日、2月24日直至今天算是复工了,可惜没有我;工作地接受,所在地不放行。
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大局,湖北在省份复工复苏经济,湖北内的与疫情作斗争;可是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打工族,眼看着每天只出不进心里无比的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每天在家就研究如何兼职赚钱,2月4日注册了头条号开始了自媒体之旅,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到今天刚好是21天的时间;有了400多个粉丝,最高阅读量100万+,10万+也有;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总结经验的话就是两个字:坚持!面对疫情呆在家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给自己充电,尽可能的兼职做一些事情增加收入。
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坐上去往深圳的列车,不为富贵荣华只为苟活于世。
疫情过后哪类餐饮恢复得最快?
小规模餐饮可能会恢复的比较快一点,家里就是开快餐店,已经开门一周了,目前还未恢复正轨,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和聚集,堂食是不做的,仅外卖和店内打包带走可以,店内的外卖下滑很多,可能是大家都宅在家自己做饭的比较多,很多工厂企业还没恢复生产,团体订餐的订单比较少。
预计未来一两个月恢复到原来的正常运营状态就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店铺都未开业,除了不让开业之外,开业的人工费用大于经营费用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有人说农村现在才是最好的避难所?
对这句话我表示一定的赞同。疫情来的时候,刚好回到老家,那时候在网上关注各种信息,尤其是疫情的信息,外地出现囤货、囤粮的恐慌情绪,但是在老家却感觉我们还守着一块净土,要吃肉,农村大多数人都会在自家院子养了鸡鸭鹅之类的家畜,要吃菜,自家院子或者出门田野里随时摘,当然还有各种各样应季的一些特产之类的,不愁吃不愁喝,在经济上减了很大的压力。另外,农村地院大,随便蹦跶,根本就不会出现隔离的感觉。前期,我们出村要相关的程序,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相互之间还有串门,所以情感上也不会闷。当然,在后期随着疫情的爆发,相关的防护也加强,串门基本减去了,不过感觉生活还是很多姿多彩的,可以捣鼓各种事情的时间、空间因为疫情有了,而农村就地取材的素材也较多,前期说实话,如果不是考虑到不上班没有经济收入,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的话,真的是想一直享受这种生活。
2月初,在家里带了一车的吃食回到上班的城市,原来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变成了寂静无人,起初感觉是哀伤的。在不大不小的租房里闷着,睡觉、刷手机、看电视,日子过得挺无聊的。过了1天这样子的日子之后,我强迫自己远离这样的日子,这种虚度光阴的感觉,所以我开始看书,开始在网上学习画画,也一直坚持着学英语这个习惯,坐累了就起来跟着运动APP拉伸一下,那种追求热爱的感觉,让我觉得生活都在发光。
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不管外界是怎样的,来都来了,消极要过,积极要过,何尝不开心积极地过呢!一个人的状态怎样,是由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决定,在农村也好,在城市也罢,关键看自己想要怎么过。如果目前还没复工的人,我建议多去找一些自己喜欢并且有价值的事情去做、去坚持,待到疫情结束,你或许就创造了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可能。
怎样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
岁月是把刀,人人都得老,一晃就到退休,就步入了老人的行列。如何度过老年生活,是每个老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今天72,从退休就和老伴儿商量如何度过晚年生活。我们都喜欢旅游,就选择把自驾游当成自己的晚年生活。我们放弃了高薪返聘的工作,买了一辆老款的丰田RA V4,改了改就出发了。第一站就去了我们期待很久的西藏新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用5年的时间几乎跑遍了中国,从2015年冬起,我们热衷于境外自驾。然后跑了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2016年自驾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2017年又自驾了欧洲24个国家。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非常充实,非常快乐。我们现在的身体状况尚可,我们要继续跑下去,直到跑不动为止。人老了,各有各的活法,这就是我们的活法。
关于【恩施哪里有卖环卫设备】和【有多少湖北人想申请通行证去外地复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