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讯据合肥轨道交通消息,9月30日,合肥轨道在建线路迎来新进展。6号线一期甘棠路站至振兴南路站区间左线运行平稳。此前,该段右线已于9月3日全线贯通,该段成为6号线首个实现双线贯通的区段。8号线一期泉河路站至龙湖北路站区间右线运行平稳,是贯穿该线的第七座盾构单线区间。
“干镇”段左线贯穿。
“干镇”段左线长2082米。盾构机从甘棠路站出发,沿唐大楼路行驶,过南淝河,沿幸福路转入高良路,经过五个圆曲线,再转到振兴南路站接收。在施工过程中,合肥轨道集团带领承包商迎难而上,攻克了许多工程难关。
由于“干镇”段左线起始端和车站主体结构均位于400米小半径左转弯圆曲线上,盾构机启动困难。合铁集团协调参与施工各方的配合,不断优化盾构起爆方案,最终采用“切断起爆”方式。该方法是指在盾构机的起始位置,在圆曲线的内弦方向上,沿预设的偏转角连接一条短直线到圆曲线上,使得盾构机主体结构入土后,盾构姿态偏差最小,易于纠偏,保证了盾构机安全顺利稳定的掘进。
截至目前,6号线一期17座车站3座主体结构封顶,36个单线盾构区间2个贯通。
“泉龙”段右线贯穿。
“泉龙”段右线长1482米。盾构机始发于龙湖北路站,沿富阳北路向南铺设,在泉河路站接收。该段穿越地层为全断面中风化砂岩,岩石强度高,对盾构机刀具磨损影响较大。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经历了4次开仓换刀。另外,该段地下基岩富含裂隙水,容易造成管片上浮,施工难度大。
为确保“泉龙”段右线顺利运行,合肥轨道集团一方面不断优化掘进参数,控制刀具损耗,科学规划开仓换刀时的开口位置,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确保施工安全。另一方面,在盾构注浆过程中,创新使用了“抗浮”特性材料,即同步注浆浆液的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由于地下水丰富,浆液被稀释后沉入管片底部的现象,从而有效保证成型管片不上浮,顺利完成区间贯通任务。
截至目前,8号线一期12座车站9座主体结构封顶,24个盾构机单线区间7个贯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