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在回应中表示道歉和解释,但迟来的回应似乎没有什么效果。 这件事对李宁的影响使股价下跌了好几天。 10月19日,李宁股价持续下跌,全天下跌6.45%,报收52.95港元/股,总市值达138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77亿元。
从商战阴谋论的角度看,商业营销“翻车”的背后往往有竞争者的影子。 9月份的大秀在10月份才被扒出,面对李宁的风波,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网民的言论还只是猜测,但此次舆论风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包括李宁在内的传统企业在面对舆论时的反应有些迟缓。
“面对冯晔朋友圈的说教式言论,消费者并不买账,舆论持续发酵,李宁股价受到了影响。 后期李宁做出了正式回应,但负面影响已经发生。 这反映出传统企业在面对舆论时已经落后,一贯说教而不是快速解释问题的核心内容,显得被动,这也是传统企业公关的薄弱环节。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汉说。
“剑走偏锋”行不通
在服装领域,在产品设计上引起争议的例子不少。
2021年6月间,服装品牌青象北京朝阳区的大悦城店利用甘肃白银越野事件宣传儿童出汗内衣,但随着网友的质疑舆论的发酵,该店拆除并销毁了广告板。 同时,该品牌也被当地市监局处罚60万元。
10月19日,李宁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 从零售业绩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李宁全平台零售流水同比实现10%-20%中段增长的渠道,线上渠道实现10%-20%中段增长,其中零售渠道实现20%-30% 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实现了20%-30%的中段增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