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父母在育儿这件事上开始觉醒,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想努力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爸爸好妈妈。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令人揪心。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庭场景,就是前一秒还很安静,下一秒就狂风暴雨,父母一边告诉孩子“我尊重你的想法”,一边“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按我说的做”。结果往往是孩子气疯了,家长更惨。
很多家长知道要尊重孩子,但又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从而进入“焦虑-挣扎-崩溃”的恶性循环。
美国心理学家简纳尔逊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说,如果你在教育孩子时感到痛苦,那你一定是用错了方法。
教育不是要支配孩子,而是要支持孩子;不是为了赢得孩子,而是为了和孩子实现共赢。
先育儿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成为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伴侣。
1.接纳自己,给自己成长的时间。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是父母内心的投射。当我们严厉指出孩子的问题时,不妨给自己几秒钟,冷静下来,回头看看自己,审视一下自己,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小区里有个妈妈,名校毕业,是公司高管。每次见面都会把孩子的问题一个个指出来,既气愤又无奈,但是一谈下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又回来了。
直到有一次,她儿子因为她的批评和她顶嘴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那一次,她彻底崩溃了,哭着来找我,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一刻,我笑了。原来整个事件都是因为一双“臭袜子”引起的。
她说她小时候是个男孩子,很粗心,但是她有一个很干净很严厉的妈妈。她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她妈妈因为她没有把脱下来的袜子放进指定的脏衣服筐里,狠狠地扇了她一巴掌。
扔袜子其实是小事。看似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批评,其实是父母对自己的深深排斥。
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也不会接纳别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能做什么去爱别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重点不在孩子身上,而在自己身上。与其煞费苦心的学习各种育儿方法,不如先学会看清自己,接纳自己。
2.相信你的孩子,让他成为自己的主人。
每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也是。孩子不是说能力弱,只是人生阶段不同。
每个人的人生,最大的力量源泉是自信,自信是比黄金更珍贵的品质。孩子长大了,父母能给的最大支持,就是信任,没有门槛。父母的信任能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近年来,黄磊经常带着女儿黄多多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并经常在网上展示女儿的日常生活。他的“散养”教育理念一度引起网友疯狂讨论,有人称赞赞同,有人反对批评。
很多人看到“染多头发打耳洞”就开始质疑黄磊的育儿观,甚至有人认为黄多多的学习“不好”。然而这恰恰是一个女生爱美的体现。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但背后却充分体现了黄磊对女儿无门槛的自信。
在不影响健康安全和他人的前提下,父母需要放手,信任孩子,让孩子尽情体验,犯错,找到事情的边界,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完善自己的思想,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
事实证明,黄磊的“散养”教育模式是成功的,黄多多在同龄孩子中表现得格外出色。因为“放养”不等于“放手”,而是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没有门槛的爱。
3.顺应自然,让生命二次绽放。
任何生命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自然过程。父母的任务不是按照社会“标准”大刀阔斧地改造孩子,而是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孩子的闪光点。
大自然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包容,花开花落,鸟语花香,春花秋果,四季流转。美,没有标准;人也一样。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顺应孩子的天性,《生命之花》才能面向大众开放。
当她发现女儿森碟学习时很难长时间坐在书桌前,但运动时却精力充沛,与学习状态完全不一样时,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家长那样努力帮助森碟提高学习兴趣。而是看到了孩子的天赋,在保证学习不会落下的前提下,重点培养森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森碟在学校网球比赛中获得冠军。通过长期的运动,她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性格也变得更加独立自信。
父母可以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陪伴人支持人,但绝不能是指挥者,甚至是控制者。孩子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决定。父母的无界尊重和信任,是孩子长大后乘风破浪的力量源泉。
发表评论